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1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146篇
林业   64篇
农学   102篇
基础科学   147篇
  406篇
综合类   747篇
农作物   67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48篇
园艺   259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131篇
  2011年   149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129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129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100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61.
Carbon stocks in vegetation replacing forest in Brazilian Amazonia affect net emissions of greenhouse gases from land-use change. A Markov matrix of annual transition probabilities was constructed to estimate landscape composition in 1990 and to project future changes, assuming behavior of farmers and ranchers remains unchanged. The estimated 1990 landscape was 5.4% farmland, 44.8% productive pasture, 2.2% degraded pasture, 2.1% ‘young’ (1970 or later) secondary forest derived from agriculture, 28.1% ‘young’ secondary forest derived from pasture, and 17.4% ‘old’ (pre-1970) secondary forest. The landscape would eventually approach an equilibrium of 4.0% farmland, 43.8% productive pasture, 5.2% degraded pasture, 2.0% secondary forest derived from agriculture, and 44.9% secondary forest derived from pasture. An insignificant amount is regenerated ‘forest’ (defined as secondary forest over 100 years old). Average total biomass (dry matter, including below-ground and dead components) was 43.5 t ha−1 in 1990 in the 410 × 103 km2 deforested by that year for uses other than hydroelectric dams. At equilibrium, average biomass would be 28.5 t ha−1 over all deforested areas (excluding dams). These biomass values are more than double those forming the basis of deforestation emission estimates currently used by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 Although higher replacement landscape biomass decreases net emissions from deforestation, these estimates still imply large net releases.  相似文献   
62.
温室辣椒生产用肥量大,施药频繁,导致化肥农药投入过量,为减少化肥农药用量,通过示范推广集约化育苗、增施有机肥、基肥旋耕深施、土壤处理、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关键健康栽培技术,提高温室辣椒品质。  相似文献   
63.
为了探索椰糠半基质条件下,钙镁肥对甜瓜产量、品质的影响,确定钙镁肥施用的必要性,配制不同钙镁含量的肥料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不同钙镁含量的肥料与不含钙镁的肥料相比,产量、品质没有差异。在土壤水溶性钙1197.1mg?kg-1,水溶性镁690.8 mg?kg-1,灌溉水钙含量68.0 mg?kg-1,镁含量22.7 mg?kg-1的条件下,能为甜瓜椰糠半基质栽培提供足够的钙镁营养。这对简化施肥设施,减轻投入成本,加速该模式在中小企业及个体种植户中推广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4.
基于CFD非稳态模型的温室温度预测控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Venlo温室内温度场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非稳态模拟模型的预测控制方法。CFD模型作为虚拟温室环境,将其非稳态模拟产生的时间序列数据代替真实的物理试验数据,结合系统辨识理论将CFD模型转换成基于数据的系统控制模型,实现基于CFD的温室温度预测控制。仿真结果表明,基于CFD的预测控制实现温室温度控制的平均偏差为2.65℃,标准偏差为3.27℃,可将室内温度平稳有效地控制在作物生长允许的温度范围内。系统辨识、控制算法和CFD技术的结合,提高了控制器设计的效率,丰富了温室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65.
采用感应耦合等离子质谱和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种植于大棚内的7种菜用甘薯茎尖的12种矿质元素和17种氨基酸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甘薯茎尖含有丰富的矿质元素和氨基酸,不同甘薯茎尖的矿质元素和氨基酸的含量略有区别。常量元素方面,镁的含量波动较小,为2 904.53~3 903.17 mg/kg,钾、钙、钠的含量波动较大,特别是钠,为544.24~11 086.49 mg/kg;微量元素方面,7种甘薯茎尖含量较大的分别为铁、锌、锰、硼,在18.64~115.88 mg/kg,含量较小的分别为铜、铬、钼、钴,在0.02~21.65 mg/kg。7种甘薯茎尖的氨基酸含量丰富,氨基酸总量在26.61%~30.03%,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比例E/T值在33.20%~37.66%,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与非必需氨基酸含量之比E/N值在0.50~0.60,基本符合FAO/WHO关于理想蛋白质的要求。  相似文献   
66.
采用大棚小区随机区组法,研究了不同浓度腐植酸液体叶面肥对2个茄子(龙杂6号和乌龙3号)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合理使用腐植酸液体叶面肥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喷施600稀释浓度叶面肥综合效果最佳,能显著提高茄子产量,增加维生素C、可溶性糖含量并能降低游离氨基酸含量。  相似文献   
67.
在参考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综述了套袋、反光膜和棚膜对桃果实大小的影响,以期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和生产较大果实提供依据.重点对不同类型果袋对果实大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套袋后果实单果重变化的几种情况及原因分析、不同类型果袋对果实大小的影响及棚膜对果实大小影响的复杂性,并建议进一步系统开展套袋对果实大小影响的研究.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地膜中酞酸酯类化合物对土壤-玉米体系的污染.[方法]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玉米各生育时期不同地膜残留量处理中,土壤和植株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已基)酯(DEHP)含量的差异性.[结果]玉米不同发育阶段,高倍地膜残留量处理土壤和植株中DBP和DEHP含量高于低倍残留量处理.各处理土壤中DBP最低含量为0.063 mg/kg,最高含量为0.298 mg/kg;DEHP最低含量为0.251 mg/kg,最高含量为4.770 mg/kg.各处理植株体内DBP最低含量为0.123 mg/kg,最高含量为0.546 mg/kg;植株体内均未检测出DEHP.[结论]该研究为农业生产过程中酞酸酯类化合物污染的环境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9.
吴晓云  何笙  韩振芹  胡尊瑞  周时 《安徽农业科学》2014,(33):11715-11716,11718
对日光温室棚架葡萄与草莓立体栽培模式下草莓病虫害种类及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为害情况进行了调查,并结合生产实际,综合运用农业防治、物理机械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技术措施,初步总结出一套有效的立体栽培模式下草莓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70.
试验选取鲁中山区的3个大樱桃温室,进行从冬季扣棚开始至大樱桃升温期间温度等气象要素观测,同时结合温室管理人员对扣棚时间、升温时间的记录以及温室大樱桃的生长状况,研究温室大樱桃的扣棚时间和最合适的升温时间。结果表明,鲁中山区温室大樱桃扣棚时间在12月中下旬,当该时期外界温度下降至-19.1℃时,花芽冻坏率为30%,建议在该时期强冷空气来临之前扣棚;升温时间在次年1月上旬,升温时间要在满足需冷量的前提下,根据试验结果,7.2℃模型的最小需冷量为1 070 h,0~7.2℃模型的需冷量为484 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